2020-11-23 11:28:11
對于環保的事業都是每個人需要努力的,同時各個企業也需要把環境的事業放入到公司的責任當中。同時對于想要治理好環境,其實環保的檢測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今天長春環境檢測小編分享: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使用“遙感+固廢”,精準判經緯!具體是什么情況呢?一起和小編了解一下吧!
生態環境部稱,在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清廢行動2019”)中,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綜合運用無人機遙感、衛星遙感、地理信息、互聯網、數據庫等技術手段,充分發揮了技術優勢。
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經構建了固廢排查整治遙感核實技術方法,建立了固體廢物遙感解譯標準,“衛星遙感+無人機遙感+固體廢物執法系統”的業務模式,保障了“清廢行動2019”專項行動的高效、有序實施。
行動中,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完成了長江經濟帶主要水系沿岸共103萬平方公里的固體廢物疑似點位解譯,監測范圍占整個長江經濟帶總面積的50%。通過對比發現,遙感技術開展固體廢物解譯與核實所耗費的成本僅為人工成本的1/5。
也就是說,采用遙感技術能夠獲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準確核實固廢點位經緯度、準確判斷固廢整治情況、準確下結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執法監管效率。
實際上,各地在這方面的嘗試和探索都傳來了好消息。
如包頭市,采用衛星遙感技術對全市冶煉渣堆場、燃煤產物堆場、脫硫石膏堆場、尾礦庫、其他固廢堆場、煤炭料場、精鐵粉料堆、被破壞場地等8類場地進行“回頭看”監測,共篩查出場地1565塊。
如中山市,搭上了高分一號、二號衛星,通過智慧環境衛星平臺,通過遙感衛星影像光譜篩選出裸地,運用AI技術對數據、光譜、圖像圖層變化進行比對分析,然后鎖定傾倒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違法行為線索和地域風險點。
如河北,應用衛星遙感技術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情況開展動態監測和分析。截至2020年4月,已經核實確認3386處垃圾亂堆亂放點,并且督促做好了清理和整治工作。
說起來,生態環境部在2018年底還發布了《衛星遙感秸稈焚燒監測技術規范》,規定了秸稈焚燒衛星遙感監測的方法、產品制作、質量控制等內容。而對秸稈焚燒的遙感監測,自2009年起夏秋兩季都會進行每日遙感監測。
以上就是長春環境檢測小編分享: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使用“遙感+固廢”的相關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在固廢領域應用遙感技術,還是前途可期的,同時希望更多的企業可以把環境的治理作為自己的事情,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時希望全民參與到環境保護的當中,不要小看一個保護環境的舉動都是可以讓我們的環境更好的。環境保護,大家加油吧!
Copyright 2017 by Forestry Financing Trust All Right Reserved. 吉ICP備1700880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