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15:24:29
其實世界的每個地方都是存在噪音的,那么噪音的出現針對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那么到底有哪些危害呢?一起和長春環境檢測小編給大家分享環境的噪音對聽力的損傷情況,一起了解一下吧!
1. 短時間處于高噪聲環境中,雙耳難受、頭痛、不舒服,過一段時間適應了,但這以后,雙耳嗡鳴,一般令聽力損失15dB。休息幾小時后,聽力會逐漸恢復,這叫暫時性聽力損傷(聽閾偏移、聽覺疲勞),聽覺器官未受到器質性損害。
2. 如果長期在高噪聲環境下工作,日積月累,內耳器官會發生器質性病變,聽覺疲勞不能恢復,成為永久性聽閾偏移,這就是噪聲性耳聾。
3. 如何確定為耳聾?ISO規定在500、1000、2000Hz三個倍頻程內聽閾提高的平均值在25dB以上時,即認為聽力受到損傷,又叫輕度噪聲性耳聾。噪聲性耳聾與噪聲強度、頻率以及作用時間的長短有關。強度越大,頻率越高,作用時間越長,噪聲性耳聾發病率就越高。工人在85dB(A)環境下工作15年,發病率為5%。90dB為14%。105dB則達50%以上。如達到120dB,即使短時間也會造成永久性聽力損傷。當達到140dB時,聽覺器官會發生急性創傷,致使鼓膜破裂出血,雙耳突然失聽,這是一次性使人耳聾的惡性噪聲性耳聾。
4. 噪聲性耳聾分兩種情況:一是機械傳導性耳聾,由外耳道阻塞、耳鼓或聽覺系統損壞或功能降低引起。二是神經感覺性耳聾,由耳蝸中聽覺神經功能衰退引起,也可由傳導神經和大腦聽覺中樞功能的降低引起。噪聲性耳聾兩個特征:一是有一個持續積累的過程,一開始感覺不明顯,容易被忽視;二是不能治愈。
以上就是長春環境檢測小編給大家分享環境的噪音對聽力的損傷情況,我們可以看出主要有四點,噪音會出現雙耳難受、頭痛、不舒服,過一段時間適應了,之后會出現雙耳嗡鳴,如果是長期在高噪聲環境下內耳器官會發生器質性病變,從而導致聽覺疲勞不能恢復,日常的臨時造成可能會影響工作和睡眠,所以噪音的消除對我們的生活是非常有利的。
Copyright 2017 by Forestry Financing Trust All Right Reserved. 吉ICP備1700880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