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5 13:40:36
其實中國的水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 同時對于水之源我們的也是有很多的保護措施的, 同時對于水資源的全國上下也都在做相關的保護。其實現在水質也有了“紅黑榜”,具體的一起和長春應急預案小編分享關于水質“紅黑榜”:水資源稟賦、環境負荷和控源截污等效果的疊加效應,一起了解一下吧!
今年1-7月,在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前30位的城市中,廣西壯族自治區占9席,在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一;甘肅省次之,占4席;廣東省位居第三,占3席。僅這3個省份便占據了水質“紅榜”的半壁江山。
地表水研究領域的一名專家向記者分析道:“廣西壯族自治區水資源稟賦較好,水量充沛,并且在其產業結構中重工業占比較小,使得工業污染排放相對較小;甘肅省水資源稟賦不算好,但因為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口密度較小,工業污染、生活污染等排放量相對較小,從而使水質保持較好的狀態;而廣東省屬于經濟發展轉型較好的省份,同時政府在控源截污方面開展了有效的工作,實現了經濟發展和水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領域的教授丁愛中表示:“目前,大部分城市國考斷面所在水體水質情況排名靠前的原因有自然資源稟賦好、污染排放量小、防污控污舉措有力等。廣西壯族自治區在水資源稟賦方面有先天優勢。廣東省重污染企業占比較低,同時基于好的財政基礎,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有力地保障了當地的水環境質量。”
與之相對應,今年1-7月,在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后30位的城市中,山東省占6席,河北省、江蘇省、安徽省均占3席。
專家認為,山東省和河北省位列后30名的城市水資源稟賦較差;江蘇省和安徽省位列后30名的城市水資源稟賦相對山東省和河北省而言較好,但其上榜城市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人口密度較大等現象,導致生態環境歷史欠賬較多。同時,這些城市的共性是經濟欠發達。雖然江蘇省和安徽省的部分城市在全國范圍內經濟發展水平尚可,但在省內屬于相對落后地區。
海河流域是我國缺水較為嚴重的地區,而河北省91%的面積屬于海河流域。
有專家分析道:“以邢臺和滄州等城市為例,其屬于內陸城市,缺少天然徑流,大部分河流處于缺水狀態,多使用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出水等非常規水源補給河道。這類水較天然徑流而言,水質本身較差,且補給的河流流動性較差。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流動性較差的河流自凈能力自然較弱。”
談到江蘇省所在的淮河流域時,丁愛中說:“淮河流域水資源利用程度相對較高,同時由于人工調控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的流動性。”
此外,根據中國科學院與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的2018年中國城市競爭力指數及排名,宿遷、連云港、淮安等城市雖然躋身前100位,但在江蘇省內排名靠后,尤其是宿遷和連云港分別排在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由此可以看出,江蘇省水質相對較差的地區和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存在較大交集。
專家分析認為,這一方面可能因為這些地方重工業比重較大;另一方面,也表明水污染治理需要較大的政府財力做保障,經濟落后一定程度上成為制約這些地區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的掣肘。
河湖治理強調系統性和流域性,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對于處于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的城市而言,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更好地平衡其城市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需要,應該不斷完善跨界聯防聯控機制,推動流域生態補償落到實處。
以上就是長春應急預案小編分享關于水質“紅黑榜”:水資源稟賦、環境負荷和控源截污等效果的疊加效應的相關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在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中廣西壯族自治區占9席,總體來說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還是非常不錯的哦!
Copyright 2017 by Forestry Financing Trust All Right Reserved. 吉ICP備17008806號-1